首页 » 图片新闻
【民呼我应,代表有约】"爷爷、姥姥"们当仁不让——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老同志坚守抗疫一线

发布日期: 2022-05-07 信息来源: 区人大办公室 字号:[ ]


在坚守抗疫一线的下沉干部与志愿者中间,他们是少见的爷爷级、姥姥级“战将”。3月中旬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全体机关人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各个战场,合计值班近300人次。其中60后老同志在值班人数与人次中均占了一半以上。在防控命令与责任面前,他们当仁不让、闻令而动,与青壮年志愿者们一起意气风发地迎朝阳、送落日,按时来到各个小区值班值守,筑起守护群众安全健康的坚固屏障。

“有什么工作安排,那肯定我先上。”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张志坚平和又认真地说。在下沉社区值班值守时他身先士卒,在服务保障机关运行上他是一个忙碌的“大管家”。张志坚主任总是第一时间接收区委疫情防控通知,迅速作出值班人员与时间安排。在服务保障市人代会期间依然毫不松懈关注单位防疫工作,根据形势变化及时作出部署和调整,指导工作人员撰写疫情防控工作宣传材料。抗疫战场上,办公室上传下达、协调保障任务节奏快、压力大,他总能作出清晰规划,最快速度将区委决策部署落实到位,确保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有条不紊地在抗疫一线发光热、作表率。

 60岁的来报到!”法制处处长战宝志笑意盈盈地说。1962年出生的战处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就在眼前。但是在其位,就要谋其政,任其职,就要尽其责。疫情防控值班值守任务中,战宝志处长从未退却,防控命令任务指向哪里,他就坚定值守在哪里。中大槐树核酸检测演练,清明假期御景城值班,阳光100社区值班,下沉腊山社区值班……他总是随和乐观地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机关干部树起榜样、鼓舞士气,为社区群众带来稳定感、安全感。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此之谓也。

“值班的一卦小伙子都喊我阿姨,50多岁的姥姥级别志愿者只有我一个。”信访处处长张嬿的话带着疲惫更带着骄傲。在中大槐树核酸检测演练中,在阳光100社区值班值守中,在下沉段北街道、匡山街道的区直党员干部队伍中,一直都有张嬿处长坚定的身影。马甲一穿,工作证一戴,各项值班任务不在话下。暮春初夏天气多变,她气定神闲披星月、战风雨,值班值守的时间慢慢划过。她爱花、爱生活,常常在出门值班时拍下一路似锦繁花,分享到朋友圈和工作群,鼓励大家保持生活和工作热情,静待时艰度过,泉城依旧灿烂。

除了三位典型代表,区人大常委会机关还有十几位乐于奉献的60后老同志。我们还记得另一位姥姥级“战将”——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燕彩云,在区人大工作岗位上深耕近30年,依然昂扬地行走在下沉街道社区防疫值守的道路上。我们还记得教科文卫处处长徐可顺、预算处处长丰浩珍、人事代表处副处长于学荣,在社区临时管控期间积极响应区委号召,就地转为志愿者为所在社区提供防疫志愿服务。我们还记得财经处处长赵守岱、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志勇、社会建设处处长张元仁、教科文卫处副处长段卫东、信访处副处长李永衍,像定海神针一般,长期坚守在群防群控的每一处战场上。我们还记得城建处处长吴承乙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鲁增文、郑名根,作为同一个办公室的风趣豁达的老领导,常常分到一组参与各条战线的值班值守。我们还记得机关工勤人员李新,一人值过十几次白班和晚班,却开阔明朗从无怨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忙忙碌碌的防疫工作中,他们中的每一个笑脸、每一缕事迹,我们都记得,群众会记得,槐荫会记得,2022年的春天也会记得。

这些60后老同志是爷爷,是姥姥,是机关党员干部,其中多位还有着共同的身份——区人大代表。民呼我应,代表有约,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人大代表的责任担当。在人手有限的区人大常委会机关,作为全区平均年龄最大的党员干部群体,他们以投身抗疫战场的积极行动、无私奉献,践行理想信念上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黄河沃土、国槐泽荫的大地上,绘就了桑榆不晚、为霞满天的美丽画卷。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